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发新帖
楼主: 喜乐蒂乐乐
查看: 30| 回复: 10
发表于 前天 20:25
16.jpg
在其野外研究中,Johnsingh(1979)也观察到一些玩耍行为,并记述道:
“幼崽的玩耍包括颌部角力(jaw wrestling)、埋伏、追逐、顺从性翻滚,以及后肢直立面对面试探。成体的玩耍行为包括邀玩、‘有本事就来抓我’式的追逃、同性或异性爬跨、追逐与埋伏。成体曾两次攀爬倒木。尾巴常保持弓形上翘。成体与幼崽的玩耍多为在岩石上或岩石间进行的追逐—埋伏游戏。”
我们还看到过一次整支狩猎队参与的嬉戏互动,发生在清晨猎杀之前:四只豺在河岸的一丛灌木周围互相追逐,绕圈奔跑;再次可见,由狩猎行为衍生的追逐与埋伏动作占主导。豺可能会进行一种被 Johnsingh(1979)解释为猎前社会仪式或情绪同步活动的行为。他如下描述这一仪式:
“仅在四次情形下观察到豺进行这种仪式。四次中它们都在道路上休息与玩耍,其中三次靠近其粪堆地点(狩猎 8 与 21)。休息时它们互相以鼻触碰,彼此紧挨而卧、并用身体互相摩擦。积极顺从与摇尾很常见。曾三次见到它们在倒木的树干上行走。同性或异性爬跨记录一次。追逐与埋伏很常见。有一次,这种平和的聚会突然转为激烈的玩耍,而后又戛然而止,群体随即出发狩猎。在非洲野犬与狼的相关报道中,这一行为达到高潮时会伴随发声,但此处未闻其声。”
玩耍的功能是什么?这些动物在放松,显然乐在其中。有人说年轻动物通过玩耍来“练习”某些动作,如追逐猎物与打斗;但在犬科中对此的证据并不充分(Fox 1971)。玩耍是聚在一起并维持一段时间在一起的方式,是重申友谊、巩固社会纽带的手段。它也具有激发性——不仅在体能上,还在于可以创造无数变体与重复的动作序列。它像跳舞:两只或更多动物共享同一情绪,一段时间内合着相同的节拍,直到其中一方引出新的律动、不同的速度,给游戏带来新的变化。一起玩耍的动物,也更会在一起;玩耍或许是家庭或氏族团结的最佳体现,也是野外最美的景象之一。只是,“会吹口哨的狗”或许已所剩年岁不多;在漫长的进化中形成、并与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和谐平衡的行为—社会组织—狩猎模式,可能从此被永远抹去。
如果出于前述原因,本书迄今为止对野生豺的介绍少于它本可以达到的篇幅,那么愿这些空白能够激发并推动人们对这些非凡而美丽生灵开展更多探究。对我来说,这些动物凝聚并象征了那种难以捉摸、无法言表的野性、智慧生命与关系的品质——凝于丛林荒野的整体之中。“会吹口哨的狗”(如同别的人心中的另一种生灵)唤起了我的科学好奇,吸引我来到印度;它成为我进入丛林荒野的钥匙。因此,接下来的篇章将探访这一“王国”,探讨野性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性中那些同样关涉人、动物与荒野的侧面。


12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欢迎光临乐乐小动物乐园!这里是宠物主人、动物迷、动物救助人员及动物科研人员交流互助的论坛,和大家一起感受奇妙的动物世界吧!站长信箱:Sheltie_LeLe@163.com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乐乐小动物乐园

GMT+8, 2025-10-5 06:22 , Processed in 0.08785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